NEWS INFORMATION
|
寒露節氣該如何養生?时间:2021-10-11 作者:曼瓦匠 寒露節氣該如何養生? 寒露時節是深秋的開始,天氣越來越冷,那么寒露節氣如何養生呢?“寒露腳不露”,寒露養生首先要做好足部保暖,飲食要防燥養胃……下面曼瓦匠小編為您介紹寒露節氣養生的十個小常識! 1.足部保暖 常言道:“寒露腳不露。”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。寒露過后,氣溫逐漸降低,因此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,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,以防“寒從足生”。可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,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、血流加快,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,減少下肢酸痛發生,緩解疲勞。 2.適時添衣 寒露過后,天氣寒冷,老人、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,逐漸增添衣服。俗話悅“春捂秋凍”,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,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,則要注意防寒保暖,防止“凍”出病來。同時,還應隨時備好急救藥品,防止因氣溫驟降而引發哮喘、中風、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。 3.朝鹽晚蜜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。在秋天里,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。養生專家提出,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:“朝朝鹽水,晚晚蜜湯”。白天喝點鹽水,晚上則喝點蜜水,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,又是秋季養生、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,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。現代醫學證明,蜂蜜對神經衰弱、高血壓、冠狀動脈硬化、肺病等,均有療效。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,還可以起到潤肺、養肺的作用。 4.早睡早起 寒露過后晝短夜長,自然界中的“陽氣”開始收斂、沉降。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,因此,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。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,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。《素問•四氣調神大論》中就有“秋三月,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。”的論段,就是告訴人們秋季養生的道理。
5.灸臍養秋 如果因為脾胃寒涼而造成腹瀉,體質虛弱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、神經衰弱等病,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,以有溫熱感為宜。一般來說,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,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。 6.適量運動 秋季是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,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,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。散步、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。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,應逐漸增加運動量,如果過度運動,會增加人體的疲憊感,反而不利于身體恢復。 秋天氣候適宜,空氣質量較佳,不妨多接近自然、多運動,吸收天地精華。伸展具有“運化作用”,能收斂心神,從呼吸帶動的循環系統、腸胃消化到內分泌系統,一路順暢,氣血循環自然活絡。 砂漿技術服務熱線:19101766968 聲明: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,本文旨在分享。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,謝謝! |